内容摘要:做亚马逊,就是不断的被亚马逊搞,被同行搞,搞同行。亚马逊通常会马上行动,冻结listing。然后,将独立站的链接作为申诉材料提交给亚马逊。积极联系亚马逊客服,就这些
做亚马逊,就是不断的被亚马逊搞,被同行搞,搞同行。虽然无奈,但又十分真实。
除了被竞争对手恶意投诉侵权,还有一类恶搞行为常常让卖家感到火冒三丈,那就是VC卖家的恶意篡改链接,这一问题是十分严重,很多亚马逊卖家在遇到恶意攻击后,都不知道怎么办。
1
Amazon
常见的恶搞手段
为了更好地防范与应对,我们需要知晓同行常用的恶搞手段,这些手段如下:
1.利用listing全球共享漏洞:恶意竞争者可能跨站点抢夺编辑权,修改品牌图片或者恶意添加敏感词,致使产品描述与实际产品不符,从而引发顾客投诉,最终让产品链接被“狗化”。
2.恶意差评:发布虚假差评来拉低产品评分,影响潜在顾客的购买决策。
3.独立站版权投诉:恶意竞争者注册独立站,复制产品信息并上传,然后恶意投诉产品存在侵权或者质量问题。亚马逊通常会马上行动,冻结listing。
4.虚假举报:虚假举报Listing违规行为,使账户被警告或者暂时封禁。
5.竞品恶意低价:大幅降低价格吸引流量,引发价格战,削减利润空间。
6.利用VC账号:不正当竞争者利用VC账号恶意篡改竞争对手链接,故意触发亚马逊审核机制,让链接直接“变狗”。
7.注册品牌:有些卖家注册品牌时只涵盖部分类别,不正当竞争者就会抢注其未注册类目的商标,使卖家在该类目下的链接全部“变狗”。
8.买空库存:每到旺季来临前,竞争对手就会批量买空库存再批量退货,这会让卖家快速断货缺货,从而被抢占购物车。
9.恶意跟卖:比较恶劣的做法是先恶意篡改品牌名,然后恶意跟卖,最后恶意合并。
10.低价竞争:部分竞争对手先采用低价策略,当低价无法迅速占领市场时,就会转向攻击您的Listing,使您无法凭借定价优势占据市场。
11.恶意投诉的TRO:黑色产业链恶意抢注商标后对卖家恶意索赔。他们会提前锁定行业产品,再通过抢注专利、定向初筛、效力加固等专业化操作截品,进而恶意索赔从中牟利,其间还有专业合作机构帮忙抢注专利,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
2
Amazon
恶意攻击的判断方法
如何判断链接是否受到攻击?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判断是否受到了竞争对手的恶意攻击,并进行自检:
1. 检查竞品和销售表现分析竞品的价格变化和销量:如果竞品的价格突然低于你,且其销量在短时间内大幅度增加,可能是通过不正当手段(如刷单)操控市场。
2. 分析竞品的广告投放和市场表现:如果广告投放突然加强,且广告页面与产品描述有很大差异,可能存在针对性的攻击行为。
3. 调查竞争对手的店铺和背景分析店铺的商标和公司信息:不仅要分析产品,还要深入分析竞争对手的店铺,看看是否有相似商标或公司信息的其他店铺。很多时候,恶意攻击的店铺可能属于同一个卖家或者商家的多个店铺。
4. 分析对方的历史销售数据和表现:一些表现不稳定的竞品,可能在面临市场竞争时采取攻击行为来减缓其他卖家的发展。
5. 产品差评和投诉分析监测和分析竞争对手的差评:特别关注某些竞品的差评频繁或者内容异常的情况。如果某些差评过于极端或集中,且产品无明显问题,那么可以怀疑是竞争对手在通过这些差评进行恶意攻击。
6. 跟踪客户投诉和违规举报情况:如果你的Listing突然收到大量侵权或质量投诉,尤其是其中一些投诉来自同一地区或者公司背景,可能是恶意竞争的迹象。
7. 立即检查并自查:首先检査自己的listing是否存在违规内容或敏感词汇。同时,自查是否被人跨站点跟卖恶搞或是否被VC等高级账号恶搞。
8. 联系亚马逊客服:第一时间联系亚马逊客服,了解链接被“变狗”的具体原因。如果客服无法给出明确答案可以多开几次case,尝试联系不同级别的客服以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9. 准备申诉材料:根据客服提供的信息,准备相关的申诉材料,如产品描述、图片、发票等。如果是因为版权或专利问题被投诉,还需要提供相关的知识产权证明。
10. 利用独立站进行申诉:如果是因为版权投诉导致的链接被“狗化”,您可以考虑利用独立站进行申诉。在独立站上展示您的产品信息,并强调您拥有合法的知识产权。然后,将独立站的链接作为申诉材料提交给亚马逊。
11. 耐心等待结果:提交中诉后,耐心等待亚马逊的审核结果。如果中诉成功,链接将恢复正常;如果申诉失败,您可以考虑再次申诉或寻求其他途径解决。
12. 利用UPC码查询,确定对方在哪个站点修改的产品信息:卖家还可以在库存中添加新产品,输入UPC码进行产品查询,就可以看见其它站点是否有使用相同的UPC码上传的产品。
3
Amazon
应对竞争对手恶意攻击的具体方法
近年来,许多亚马逊店铺都遭遇了链接被恶意恶搞攻击的情况,卖家申诉起来不但程序复杂,而且耗时漫长,每次提交材料后都得等上一两周,这对链接来说非常不利。
1.主动与平台沟通申诉并报告:要是察觉到自己的Listing遭到恶意攻击,可向亚马逊提供证据,证明这些差评或者投诉是竞争对手的恶意为之。积极联系亚马逊客服,就这些不实举报进行申诉,要求恢复Listing。
强化卖家账户的防御:定期查看自己的卖家账户健康状况,防止因恶意差评或其他不正当操作致使账号受限。
2.积极处理差评:不要直接回复恶意差评。先分析差评内容,看是产品质量、描述不清还是运输方面的问题。如果是产品质量问题,就与供应商交流,保证改进产品质量;要是描述问题,就要马上修改产品描述,清晰标明产品特性、尺寸等信息。
不要联系客户修改评论:联系客户修改评论很容易被亚马逊认定为刷单行为,所以不要用这种方法来清除差评。“如果联系客户修改评论,可能会被判定为操控评论,进而导致账号受限”。
3.防范竞争对手恶意投诉,提高产品合规性:确保产品不侵犯任何专利、商标或者版权。定期进行合规检查,保证产品描述准确无误,避免因描述不清或误导引发投诉。
提升品牌建设:申请品牌注册,提高品牌的权威性和可信度。有了品牌注册后,能更轻松地保护自己免受恶意投诉和举报。
4.优化自己的产品页面:持续优化Listing,借助SEO优化、提高图片质量、增强标题的吸引力和准确性等手段,不断提高Listing的转化率。避免因流量和转化率问题被竞争对手有机可乘。
提升产品评分:尽量通过提高产品质量、售后服务等方式,增加产品的整体评分和好评数量,减少差评比例,防止竞争对手用恶意差评影响自己的Listing。
5.持续关注竞争对手动态并定期进行竞品监控:利用20 + 竞品法则,不但要关注自己的Listing表现,还要高度关注竞争对手的变化。通过分析竞品的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策略。
反向分析:如果发现竞争对手的Listing有不正常的变化,可以借助一些工具反向追踪分析,找出攻击的源头和方式。
请关注小牛站外公众号获得更多干货,添加客服开通会员还可享受免费的站外引流渠道:
自助下单网址:www.xndeals.com
免责声明:以上"赶紧收藏!亚马逊常见频发的恶搞手段和反击战术!"内容和图片来源于网络,本网站转载仅为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和交流之目的,著作权属原创者所有,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网站管理员删除。